Never Install a New Tube Before Find the Culprit – 在沒找出禍首之前絶不裝上新內胎
如果硬是換上了,也只是多破一個內胎。 這就是我第一次換胎的慘痛教訓。 今早一看,後胎有點軟(昨天有打到100 psi) ,肯定是又破了。認命地拆後輪吧。
第二次拆外胎比第一次容易了;不知道是熟能生巧還是外胎經拉扯後有比較好拆。因為破洞靠內側,我參考內胎破洞的位置先是仔細查看襯帶。襯帶好好的。再看其他位置,襯帶也是好好的,沒有偏移或是破洞。奇怪?我就再檢查外胎;結果在預測的位置幾公分外摸到了一根長約2-3 mm的小刺。唉,怎麼昨天沒有發現? 昨天剛換的內胎也有個小洞了,但沒有第一個來的大。也是要靠水檢才找得到。
連破兩個內胎,我現在只剩下一個好的新內胎。還是先把這兩個補起來。因為買到的補胎片是M號的,對公路車內胎是有點過寬。第一次捕得不好(應該先好好看一下使用方法),還撕下來重補。
這次內胎就用第二個破的(洞比較小)來裝。裝上的速度也比第一次要快。我幾乎是到很後面才需要用挖胎棒輔助將外胎的外緣塞入。換胎技術有進步。
看到字下面的那個小洞沒有?
破在外胎的外側,這意味著什麼?
參考Park Tool’s Repair How-to’s:
- Tire and Inner Tube Replacement (尤其是”Inspecting the Inner Tube”。這可避免發生內胎連破的慘劇)
- Inner Tube Repai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