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Life】意義的追尋與存在

我非常的清楚人生有很多問題是沒有解答的,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,你正專心做著某件事情的時候,腦中突然浮出了某個疑問:『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?』

今日寫著程式時,突然問了自己:『ㄍㄢˋ!為什麼我要寫程式?』會問這個問題並不代表自己不喜歡做這件事情,只是對於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感到疑惑。人生大多數的時候,都是被某種形式的壓力逼著不斷的往前走,小時候念書是為了得到好成績,得到好成績代表可以念比較好的學校,念比較好的學校可能可以找到薪水比較高的工作,開始工作了之後可能開始尋找另一半,接著邁入婚姻、生小孩、老去。

做了這麼多,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問過自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?
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從小就會一直不斷的問著自己:『為什麼我是我?

也許有人會說,『人生在世所做的一切有時候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』、『你就是你,有什麼好問的?』

「我」不應該理所當然的就是「我」,「我」會成為「我」是有原因的。』、『正常人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有動機的』,我說。而動機背後的意義是什麼?

我想了想,似乎生命的本質是一種意義追尋的歷程,重點不在於追尋到了什麼,而是歷經的過程。在追尋意義的過程中發現自我,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。齊克果曾說,人在作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,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,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。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做第一種選擇,因為第一種選擇顯然比較容易,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習慣偽裝自己、遮蔽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,扮演別人所期待的角色,而從來不作真誠的抉擇,因為我們害怕真誠的抉擇會讓自己與他人發生衝突。

我們成為不了自己,也就無法得到自我存在的意義,而得不到自我存在的意義會感到『絕望』。

齊克果曾提出人生絕望的三種類型:不知道有自我、不願意有自我,和不能夠有自我他所談的絕望絕不是生活的絕望,例如失業的絕望、家庭失和的絕望、失戀的絕望……等,而是一種真真切切的空虛,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體驗,無關於外在的目標達成。

(一)不知道有自我
這種絕望是指,一個人在世界上奮鬥了許久,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。有追求代表有欲望,有欲望則代表一個人願意激發內在潛能,朝著目標奮鬥。然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,也不知道追求什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頓,這是由於我們不知道有「自我」。

從小我們就被教導、被塑造來迎合社會的需要,學習如何追求成功。然而,這種成功是相當外在化的(擁有車子、房子、家庭……),人的生命絕對不應該只以這些為滿足。因此齊克果認為,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,庸庸碌碌過了一生,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,這樣的人生沒有什麼意義。

(二)不願意有自我
當一個人發現了自我之後,接下來必須問「願不願意有自我?」有些人發現自我以後,卻不願意有自我,因為要獨自面對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此外,有了自我,就意味著人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,而為自己負責的快樂可能遠遠比不上不要有自我。

一個人是否要成為自我,必須透過自己的選擇。如果不願意成為自我,也會感覺到絕望(不願意成為自我又能成為誰呢?)。這就是不願意有自我的絕望。

(三)不能夠有自我
假設一個人願意成為自我,努力做一個真誠的人,最後卻發現不能成為自我,不能『有』自我(存在主義用到『有』這個字時,並非真的是指有,而是指『是』的意思),這時候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,而必須走很長的路來實現自我,因此會感到非常絕望。堅持自己的道路非常孤單,而堅持下去是否有好的結果,更是未知數。

在追尋自我的生命歷程中,我想會有部分的人跟我一樣詢問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Viktor E. Frankl(意義治療學派的創始人)在他的自傳曾經提過:『不管我們經歷過什麼,必定有某種終極意義,即是一種超意義。這個超意義我們無法理解,只能選擇去相信。』所以我們不應該去問生命有什麼意義,因為該做的是去回答生命問我們的問題,而要回應這些生命的問題,我們就必須為自己的存在負責。

而『存在』又是什麼?

齊克果為存在這兩個字,揭示了新的意義:『把人的生命當作一種在每個剎那之間作抉擇,選擇成為自己的過程。存在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,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就是選擇成為自己,做一個真誠的人。所謂真誠的人,就是要對自己負責、忠於自己。

(Visited 181 times, 1 visits today)

1 則留言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