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Life】健身運動行為的跨理論模式

自從我開始念研究所之後,很多人問過我到底運動心理學在研究什麼?是研究運動員在想什麼嗎?當然不是囉,就像我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一樣。運動心理學所研究的範疇,講簡單一點,就是研究一個人在運動情境中的任何心理歷程,所以研究範圍太廣了,包括運動競賽中的焦慮、參與競賽的內在動機、競爭行為、團體合作的行為、自信心如何影響運動表現……等,都是運動心理學所研究的範疇。

不過說實在的,當自己對一個研究的領域越深入之後,只會覺得越無力。而學運動心理學的目的是什麼?套用課本上所說的,目的是為了瞭解心理因素對生理或動作表現的效果,以及瞭解參與身體活動對生理發展、健康及全人幸福的效果。

今天簡單的介紹運動心理學中一個跟大家比較有關的理論,叫健身運動行為的跨理論模式(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),大家不要被這個落落長的名字嚇到了,其實這個model就是在解釋人們從事健身運動的原因,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符合這個理論所說的那一個階段呢?

1. 思考前期(Precontemplation):在此時期,個體沒有打算在六個月內開始從事健身運動,只是一直持續坐式的生活形態。

2. 思考期(Contemplation):在此時期,人們謹慎地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,開始從事健身運動。大部分個體的行為是處於第二階段,停滯時間約兩年,所以大部分坐式生活者都有一個短暫的開始從事健身運動的想法,但卻無法付諸實際行動。

3. 準備期(Preparation):在此階段,人們開始從事一些健身運動,一星期少於三次但不規律,儘管坐式生活者有從事健身運動,但不夠規律的活動無法產生健身運動利益。

4. 行動期(Action):在這個階段的個體有規律的健身運動(一星期約有三次以上,並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),但未達六個月,這是最不穩定的階段,相當容易因為其他事件而中斷運動。他也是最複雜的階段,大部分的改變過程都在這個階段發生。

5. 維持期(Maintenance):在此階段,個體以從事規律運健身運動超過六個月,雖然他們可能終生維持規律健身運動,但會因傷害或其他健康相關問題而終止,且厭倦與失焦會變成問題。

6.終止期:一旦健身運動持續5年,則不會終止健身運動。有一個研究發現,估計有16%的參與者在終止期(在此階段的標準是持續從事身體活動5年以上,且有100%維持活動式生活形態的自我效能)。

你是哪一種呢?

(Visited 1,188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