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旅行】宜蘭三社區探訪(1): 蘇澳港邊社區

一大早起床是個陰雨天,有點難過,原本期待這一天好久了,也帶著我的單眼相機,結果卻是不好的天氣。本來是下著毛毛雨的台北,隨著北宜高一路南下到蘇澳,變成了滂沱大雨,打壞了大家參觀社區的興致。

我們第一個參觀的社區是蘇澳的港邊社區。港邊社區緊鄰水鳥保護區,昔日是一處以牽罟捕魚為主的小漁村, 隨著傳統產業沒落,在地人積極提出「無尾港生態社區」願景,踏著前人的步伐, 回到過去討生活的起點。


港邊社區濱臨太平洋,海岸線綿延有5公里長的沙岸地形,以及2公里的岩岸地形,澳仔角海邊岩層以頁岩(黑石板)居多,早期,居民就地取材,利用頁岩搭建住宅、水溝或圍牆, 目前村落內還可見百餘年歷史的石頭厝。

牽罟是本地傳統的經濟產業,但是在漁業沒落及漁業資源萎縮 後,牽罟轉形成為本地的文化及經濟活動,港邊社區將牽罟文物設計成紀念品,並推出牽罟舞蹈劇、腰操拔河比賽等活動,提升牽罟的文化層次。每年春、夏、秋初 季節(4月~9月),由社區居民組成『牽罟團隊』提供外地訪客夜宿『寄宿家庭』、吃『社區風味餐』、清晨舉行『牽罟活動』,一方面讓遊客體驗無尾港的海洋 文化傳承活動,親近海洋,同時也為社區居民帶來經濟效益。

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內有超過170 種鳥類、32種蜻蜓與多種蟹類生態,社區彩繪工藝師發揮創意,以動物為景點路標圖騰,並以雙語並陳,展現國際生態要地角色。此外,社區濱海公路旁的牆面也 由她們與蘇澳榮民醫院精神病患接力彩繪,一幅幅罟艚、石頭屋、苦楝樹等地方圖像,成為引導遊人進入社區的美麗指標。

無尾港生態社區願景館」與港邊里岳明國小為鄰,由社區居民無償提供港邊社區發展協會使用,作為無尾港生態社區的核心館,也是港邊社區的旅遊前哨站,這座主題館前身為典型的石頭厝,建於1950年 代,建築特別引進、露出石頭厝原型,同時以現代輕鋼構工法架高內部,將原有的平房改造為二層樓,門前舖石步道則為昔日豬寮石板,展現原味的港邊特色。主題 館一樓陳列無尾港歷史、生態與石頭系列創作品,並提供有機食品與地方風味餐,二樓則為會議室與簡報室,早年石頭厝常可見螃蟹到府拜訪,主題館戶外區特別打 造螃蟹生態園,營造生物多樣空間。來到港邊社區別忘帶些伴手禮回家,幸福石頭魚、幸福鳥項鍊、石頭彩繪鐘、石頭鑰匙圈、彩繪信箱等都是熱門商品,各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麗創作喔!

(有關港邊社區的更多資訊可以參考:
http://blog.pixnet.net/smilejean/post/2261579
http://www.wwg.org.tw/files/community/wwg/gun_ben/intro/main.htm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6/8/26/n1434728.htm,寫的很詳細喔!)

▼栩栩如生的木雕

很多人一定有疑問,為什麼這個地方叫『無尾港』呢?其實無尾港原本是為文獻記載中的馬賽港,這個社區本來是一個靠近港邊的村落,昔日也以捕魚維生,但是因 為前幾年的某個颱風襲擊,結果原本的港口被泥沙淤積以致無法發揮它的效用,之後就以無尾港稱之。也因為如此,無尾港變成了一塊溼地,是野生動物的天堂。


(接下篇)

(Visited 74 times, 1 visits today)

1 則留言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