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Life】suffer suffering

suffer, vt. 忍受;遭受;經歷
suffering,n. 身體或心靈的痛苦, 苦難

suffer suffering這兩個字,從大約四年前開始練車當選手時,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(之前在我的blog提過不少次)。這兩個字剛好也跟戰國時代呂不韋說過的話類似:『苦之,以驗其志。』。一直都有一個信念,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,但是沒有付出一定不會有任何回報。所以我不會羨慕成功的人,因為我知道那些成功的人背後,都付出了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努力,成功則是他們努力的回報。

回報,對我來說,不單只是狹義的實質上的獎勵,如金錢、獎品,大部分時候是指各種形式產生讓內心有滿足感的動力,讓你知道這次的努力是有收獲的,哪怕只是TT時進步一秒也好。而要有動力suffer suffering,必須知道自己為何而戰,也就是動機。

動機又分成內在動機跟外在動機,就字面上來看很容易理解,內在動機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,而外在動機可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去做一件事情。而這又牽扯到另外一個觀點,成就動機。每個人都有兩種基本的成就動機:達到成功和避免失敗,通常高成就者擁有較高達到成功的高動機和避免失敗的低動機,而低成就者擁有較高避免失敗的低動機以及較低達到成功的高動機。

以上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,相信自己會成功且真的去努力的人會比較容易成功。

而因為外在動機或內在動機去做事情的人,大致上也可以分成兩種目標取向:結果目標取向跟工作目標取向。結果目標取向集中焦點在比較表現和打敗他人,而工作取向集中焦點在和個人的標準以及個人的進步做比較。通常擁有較高工作取向的人比較不會因為被別人超越而感到失望、挫折,也就是說,此取向的人通常會有較高的達到成功動機和避免失敗的低動機。

乾……杯!再講下去我又可以準備寫論文前三章了。

秉持著suffer suffering的原則,讓我逐漸完成許多目標。我想到以前每次北宜公路 ITT都很痛苦,但是就算是進步三秒,也會欣喜若狂,那種喜悅是來自於自己超越自己的那種快感。這樣的原則,不只是在練車,包括念原文paper、考證照、念書、工作都是如此。成就感的來源有時候真的只是自己超越了自己而已。

不過我也並不是全然都是奮發向上的好青年,除了運動,我承認我很多時候只想看課外書、只想睡覺、只想打電動。我也曾經中途放棄,我也會害怕失敗而選擇不去做那件事情。

會突然有感而發是今天晚上沒下雨,決定不去補習班來去跑步,跑出了個人最快的成績。跑步的過程中,真的很,痛,苦,想像一下連續40分鐘心臟快要從嘴裡跳出來的感覺。很痛苦,但是我知道,如果不這樣練,就不會進步。人若對自己太好,通常是造成自己無法達成目標的原因之一。這種沒有辦法對自己太好的個性似乎也讓身邊的人很痛苦。

如果我現在練跑步的認真程度有當年練車的一半的話,我的半馬應該很快就可以跑進兩小時了。

(Visited 27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