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wan’s 2011 PBP Survey Results (1) 台灣參加PBP之問卷調查結果
Taiwanese Riders in front of Gym (谷風提供) |
Preface 前言
2011 PBP 是第二次有台灣騎士參與。雖是台灣PBP史上第二次,但卻是很多的第一次所促成的:第一次透過台灣當地認證場次報名,都是第一次參加PBP的車友 (且多是自籌經費)等。中間,有很多的合力相助,包括硬體上的贊助及軟體上的資訊分享。
不可否認地,如果中間沒有這些的幫助,有些車友恐怕無法在2011年參加PBP。不是他們的實力不夠,而是沒有參與國外長途騎乘活動的經驗。取得參加資格並不困難,困難的是怎麼來到PBP的出發點。
如Tom Baker from Arizona US,在他的PBP準備大解說提的:
“Just getting to the start line of PBP is about half the effort of finishing” (光是能來到PBP起始點就完成一半了)。
對美國車友能夠參加PBP都不容易,對台灣車友更加困難。國外有很多這方面的資訊及討論 (如Rando Group),但基於語言問題台灣車友不易取得這些資訊。加上原本中文資訊不足 (文字資料) 讓台灣車友在準備PBP之行上影響也很大。
發起台灣參加2011 PBP的調查之用意就是在於建立第一次台灣PBP紀錄。這些統計資料提供參與車友的配備及訓練上的準備,以及這次旅程安排的檢討。這些統計反應2011的情況,不僅僅讓有意參加2015 PBP的新手車友可以參考,也可以讓老手車友反思。
這裡要感謝參與問卷調查的車友。 我可以體會,填問卷不見得是有趣的事;尤其是如果這次活動不是預期的結果。但因為你們的分享,才有這個調查結果,也才能傳承下去。不論PBP活動結果如何,你們的參與已經寫下了歷史。
Survey 問卷調查
問卷由David,黑心及我協力製作。問券內容分成:
- 設備及配備的選擇
- 騎乘及訓練的準備
- PBP過程及結果
- 檢討 — 裝備及旅程安排
前半部內容是參考 “A Survey of the Equipment in Paris-Brest-Paris 2007” (Bicycle Quarterly 主辦,RUSA 協辦),少部分參考RUSA的2007調查結果。因此,雖然不同屆,但也可以跟美國車友情況做比較 (中文整理見this post)。
由於這次台灣是採取團體報名,所以都是統一以90小時組參加。因此這裡的討論,無法像Bicycle Quarterly的問卷調查針對報名組別不同的來討論 (如配備的選擇,睡眠時間,DNF的原因等)。
這問卷調查還可反應台灣車友目前在參與Randonneuring這類長途騎乘的狀況,跟其他國家很不一樣。這一方面是Randonneuring在台灣才剛起步,騎乘方式跟習慣還在演進中。另一方面,這也跟本地的自行車文化很有密切關係。
要提醒的是,統計資料的最大宗不見得是最好的。有的時候是因為環境影響,或是特殊狀況 (如這次團體報名)。
問卷結果依序整理討論,最後再總結。因為不是全部整理完才發布,所以中途應該還會一直修正。
基本資料
以ACP的official PBP紀錄,這次台灣以Randonneurs Taiwan名義報名參加 (不含DNS) 一共60位 (含一位香港)。幾個地區比較:
Taiwan:女性9位 (15%),男性52位 (85%)
World:女性300 (6%),男性4704位 (94%)
USA: 女性50 (12%),男性366位 (88%)
France:女性109 (5%),男性1932位 (95%)
Japan: 女性18 (11%),男性142位 (89%)
看來,PBP女性參與率低的”罪魁禍首”是法國 (其實,整個歐洲地區都差不多,除了保加利亞外)。不過,PBP文宣有指出,FFCT目前20%成員是女性。在2012年9月16日將舉辦的”Toutes à Paris”來提倡女性自行車活動。
台灣PBP參加者,年齡統計。平均年齡是41歲,中間值是40歲。雖說手邊沒有紀錄,但憑我的觀測,我們的年齡層比歐美的要低 (至少差五歲以上,我的猜測)。
回答問卷的一共有44位 (扣除一個無效紀錄,因為輸入Frame Number不合且內容不正確)。下列是問卷對象的組成。
1. 設備及配備的選擇
在brevets (台灣以瘋系列為名),偶爾可見不同類型的自行車 (平把車hybrid,登山車,小輪徑)。然而在PBP時車種的選擇,清一色是彎把公路車。
反觀歐美,還有少部分騎協力車 (tandem) 及斜躺車 (recumbent) — 這些在PBP歸類於Special特殊車種。這兩種在台灣本身就比較少見。這兩種車也都有它的優勢。PBP這種丘陵地形,對斜躺車並不是困難;唯一注意到的是,不確定是不是氣候的因素,斜躺車在2007 PBP的完成率降幅比其他要大。
登山車用在brevets上,在歐美,不敢說沒有,確實很少見。原因是國外登山車都是裝粗粗的顆粒輪胎,用在山徑 (trails) 很好用,但在柏油路上(paved road) 是自找麻煩 (阻力太大)。
我倒是希望在以後PBP可以看到台灣車友以多種車型來挑戰PBP。
在車架材質上,台灣的大宗還是鋼管 (含不鏽鋼),佔34%,其次是30%的碳纖車架。至於第三的鈦合金,也只比鋁合金高一些而已。
美國車友則是鋼管為大宗 (42%),而鋁合金比率很少。鋁合金車架通常是入門公路車的選擇,對騎PBP並無不可。只是當著重在長途騎乘時,在車架上自然選擇就會偏到以耐用性佳的鋼或是鈦合金的車架。
這次擋泥板/土除 (Mudguards/Fenders) 有裝跟沒裝的比率相差不大。這點跟美國在2007差不多,雖說2007的天氣更糟。
台灣有裝擋泥板幾乎是快拆式,反觀美國32%是固定式,快拆的只有21%。這是因為兩地車架形式不同。台灣車友的多是競速類型的公路車 [註1],而不是旅行車走向,因此車架無法安裝固定式。
部分沒有裝擋泥板並非沒有準備,而是依當時天氣預測而決定不裝。我就是個例子。當時天氣預測大概是只有一天會下雨,為了省去快拆式擋泥板常常需要調整的麻煩,我決定不裝。
在主要燈具 (車前燈)上,採用電池供電佔絕大數,其中鋰電池 (如18650) 槍燈就是約總數2/3。美國 (2007) 則是電池供電跟發電花轂燈具比率差不多 (53/47)。而鋰電池槍燈可謂是台灣現象,一方面是價格便宜,燈光亮度很足,另一方面是風氣所致–大家跟著用。
在歐美國家並不是沒人在玩鋰電池槍燈,只是幾乎沒有直接用單車上。以歐洲來說,單車的車燈規定比較嚴格,槍燈無法符合這些規定。而專為自行車車燈設計的鋰電池燈具價格不斐 (US$200+, even over $300),電力補充上也有困難 (another battery pack?)。反倒是用一般電池的燈具比用鋰電池的要多。
至於發電花轂燈具,台灣車友在這之前接觸的較少,對它的了解也比較少 (如在意阻力問題,又比較重)。另外,價格不親民也是主要的”阻力來源”。只是現在的發電花轂及燈具的選擇比較多 (因為單車通勤上需求漸漸受到重視,廠商有持續開發相關產品),也許這方面的接受度會慢慢增加。
車友對外胎的選擇絕大數是23mm寬的。這選擇,以及輪組的輻條數目偏少,也是多數車友的公路車是競速類型下的結果。一方面也是跟本地的自行車風氣息息相關。
因為不少車友輸入的輻條數不是一般的花轂孔數字[註2],輪組輻條數目的資料有做過調整。一種可能是多採用的是廠輪,所以對輻條數並不清楚或是不重視。
美國車友多是採用32條輻條輪組 (40%),接著是36條 (25%),這兩項就約是總數的2/3。這跟體重當然有很大關係。但風氣在這裡也有影響。美國車友認為輻條數高比較有保障,因為比較少操輻條及花轂耳;當一根輻條斷裂時,對騎乘影響較小 (意思是可以撐到檢查站再修)。
袋子的選擇方面,以車手袋+座墊袋的組合最多 (40%),而只有座墊袋和車手袋+座墊袋+馬鞍袋則並列第二。這裡的馬鞍袋包括貨架袋。
座墊材質的選擇以一般常見的人造材料+襯墊為主,佔總數3/4,另近1/4是採用傳統皮座墊。美國則是一半採用傳統皮座墊。
傳統皮座墊在台灣接受度也在慢慢增加。只是座墊選擇不是單單看材質。這還是要親自嘗試才知道合不合適。這方面的問題似乎比車架合不合還難解決。
車衣上人造纖維也是大宗 (70%),羊毛料為主的是11%。至於其他 (9%),則是人造纖維跟羊毛混搭。我是屬於後者;不是我羊毛車衣不夠,我是依氣象預報做的決定。
美國車友選擇人造纖維 vs 羊毛是71% vs 28%。羊毛車衣的接受度越來越高,除了羊毛本身的特性外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部分走高價位的廠商投入這類產品開發 (for recreational cyclists 走高品質的訴求)。
羊毛車衣在受潮情況下的保暖度比人造纖維的要好。在緯度高的國家,因其氣候的特性,羊毛車衣的接受度比較高。法國PBP雖在8月下旬舉辦,但夜間氣溫可以低到10度出頭。如何在下雨時保暖是個滿重要的課題。
[註1] 因為冬天下雪所造成泥濘,歐洲有些冬季用競速型公路車 (暱稱冬季訓練車) 也有擋泥板的設計。
[註2] 一般常見前花轂孔數16, 18, 20, 24, 28,後花轂則是20, 24, 28, 32, 36。
很詳細的分析與分享。受益良多:)
台灣競賽類車(公路車)數量多,跟騎乘習慣、商家操作以及國內活動型態有蠻大的關係。我也是一開始跟著騎公路車,跟著參加幾次大拜拜,才知道自己要的不是這樣的單車生活。
還好自己的車設定上修改空間大,往後要來朝旅行車邁進,騎車趴趴走~
謝謝,雨刀。
我心目中的自行車也還沒定案。不過,不同種類的車都各有它合適的地方。
字裡行間流露出是位講求效率的CYCLER,讚!台灣有PBP計畫者,受益良多!!
不错的统计数据,相当有参考意义。